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

综合新闻

远古时期中国陶器分期及相关研究(十六)长江流域

来源: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4-01

跨湖桥文化是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。因发现于杭州市萧山区古湘湖的跨湖桥畔故名,经碳14测年,距今约8000年至7000年。湘湖地区的考古发掘中,以釜、钵、圈足盘、罐为代表的陶器群,不见于江南其他新石器遗址的特殊性器物如纺轮等,都说明了跨湖桥文化类型的独特性。陶器形制为夹砂、夹炭、夹蚌陶器,以夹炭为主,故胎多为黑色。彩陶发现较多,分内彩和外彩两种。器物出现双耳式造型,双环耳、双贯耳、双鋬耳。以泥条盘筑为主,辅助贴筑、拼筑等制作方法。

跨湖桥文化:大口双耳罐

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,因发现于浙江省宁波市河姆渡渡镇而命名。主要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及舟山岛,年代距今约为公元前5000年-前3300年。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,少量夹砂、泥质灰陶,均为手制,烧成温度800-930℃。器形有釜、罐、杯、盘、钵、盆、缸、盂、灶、器盖、支座等。器表经过打磨,饰有绳纹、刻划纹。还有一些彩绘 ,饰以咖啡色、黑褐色变体植物纹。

河姆渡文化:黑陶圆口广沿罐

骆驼墩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,年代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。位于江苏宜兴市新街镇夏姜村唐南村。骆驼墩遗址的出现推动了太湖西岸文明起源的研究,为研究太湖西部的史前文化提供了新材料,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,对研究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古代文明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。出土陶器器形有足为侧三角形的鼎、罐、圈足器、豆、钵、釜、盉、支座等,纹饰多弦纹,交叉刻划纹及镂孔等,陶片有夹砂黑、灰、褐、红陶。骆驼墩文化含有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遗存以及崧泽文化、良渚文化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。以典型陶釜造型为依据,分析得出遗址第一组主要为罐形釜和尊形釜;到第二组时开始出现筒形釜,形成与罐形釜、尊形釜三分天下之势;到第三组时尊形釜开始退出,筒形釜较为发达;第四组时则开始出现陶鼎。骆驼墩遗址陶器以夹蚌陶为主,胎中还夹有少量极细的砂粒。夹砂陶少见,泥质陶仅在第三阶段出现。炊器以灶、釜为主,其中釜以平底为主要特征。绝不见马家浜文化流行的圆底釜,甚至不见任何圜底器。平底釜的类型很多,包括直筒形、罐形、尊形等。

骆驼墩文化:筒形釜

良渚文化位于杭州市区西北部瓶窑镇,核心部位于古城反山、莫角山、汇观山,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。年代距今约5300年至4500年。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,而遗址分布最密集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、东部。良渚文化出土陶器采用轮制,器形规整,圈足器居多,用镂孔、竹节纹、弦纹装饰,也有彩绘。早期陶器以灰陶为主,也有少量黑皮陶,器形有鱼鳍形足的鼎、袋足、镂空豆、贯耳壶、球腹罐、附耳环、大口圜底缸等。晚期陶器以泥质黑皮陶较为常见,并有薄胎黑陶,器形有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、竹节形把的豆、贯耳壶、贯耳罐、簋、大圈足盘、宽把带流杯等。

汤家岗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,因发现于湖南安乡县汤家岗遗址而得名,年代距今约为公元前6800年至前6300年。陶器以粗泥红陶为主,其次为夹砂红陶、粗黑陶、泥质酱褐胎黑皮陶、泥质白陶。有红陶白衣上绘红褐彩的,图案有点线纹、网纹、旋涡纹、波状纹等。其它装饰方法有戳印纹、刻画纹和拍印纹。器形有釜、盘、钵、碗、盆等。而具有浅浮雕风格的白陶圈足盘是该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器物,不同形状的镂孔器物也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。

凌家滩文化:鸡形陶壶

薛家岗文化因1979年发现于安徽潜山王河镇薛家岗遗址而得名。主要分布在大别山以东、巢湖以西的江淮之间,扩及鄂东和赣北部分地区。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2800年。早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。陶器手轮兼制,器形规整,厚薄均匀。主要是夹砂红陶和灰褐色泥质陶的鼎、鬶、壶、钵、罐、缸、盆、碗、纺轮等。在陶器中由甑鼎套合的敛口深盘棱柄豆独具风格。许多鼎足门主鸭嘴形和枫叶形,也颇有地方特色。外表多为素面磨光,少数有弦纹、刻划纹、针刺纹、堆纹等。折腰壶、鸡冠耳手碗等,形式多样,制作甚为精细。